而这种硬帆,与西方大航海时期的分段软帆不同,这类硬帆十分沉重,升起来很是费力,但是却有着十分高的受风效率,有助于提高船速,而且在桅杆之上,并没有设置固定的横桁,而是可以灵活调整方向,利用多面来风。
“若是没有风,却仍需速度时,该如何办?”
郑和询问道。
在追击倭寇的时候,郑和不止一次遇到没有风的情况,倭寇小船划拉几下,跑出多远了,可是大福船需要划拉更多才可能追得上,有几次甚至差点让倭寇逃走。
速度问题,是郑和十分看重的一点。
梁尚才笑了起来,自信地说道:“副总兵还请放心,宝船在两舷和艉部,都设置了长橹,长橹入水深,多人摇摆,即便无风,也可保持快速航行。”
朱允炆惊叹不已,这种设计看似寻常,实际上与后世的螺旋桨差不多了,深入水中的长橹与入水一点的船桨比起来,明显更占据优势。
“为了保证宝船安全,我等在学习先辈造船技艺时,加入新的工艺,打造了多道横舱壁,较之前宋船只不仅更为抗沉,而且加强了船只牢固,可分舱室进行货物存放……”
梁尚才继续说道。
朱允炆连连点头,郑和也甚是满意。
“郑和,这宝船与大福船相比如何?”
朱允炆笑问。
郑和苦涩地摇了摇头,道:“皇上,大福船不过长九丈,这宝船大出数倍,如何能比,其他不说,就这几排炮位,就不是寻常大福船可以比拟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