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杨尹刘隗经常为桓温的才干感到惊奇,但知道他有不甘为臣的志向,刘隗对会稽王司马昱说:“桓温不能让他占据地形便利的地方,对他的地位、封号也应当经常贬抑。”劝司马昱自己镇守长江上游,让自己任军司,司马昱不听。刘隗又请求自己前往,也不获准许。
庚辰(疑误),朝廷任命徐州刺史桓温为安西将军、持节,都督荆州、司州、雍州、益州、梁州、宁州诸军事,领护南蛮校尉、荆州刺史,庾爰之果然不敢与他争位;随后又任命刘隗监察沔中诸军事,兼领义成太守,替代庾方之,把庾方之、庾爰之迁徙到豫章。
会稽王司马昱畏惧桓温势盛,荐举另一世家殷浩,殷浩被任命为建武将军、扬州刺史,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,与桓温抗衡。桓温不愿意有人与之相抗衡,便多次上书请求北伐,以期通过北伐攫取更大的政治军事权力。殷浩和穆宗深知桓温的用意,不批准桓温的上书。然而,桓温声言北伐,光复故土,名正言顺,如果没有一定的举动,其理必在桓温,何况桓温在武昌拥众四五万人,北可进击中原,南可攻打建邺(京城)。为了搪塞,晋穆帝派褚裒、殷浩两次北伐,结果都损兵折将,惨遭失败。这就给桓温以把柄,使桓温得以“因朝野之怨,乃奏废(殷)浩,自此内外大权一归温矣”。而后,桓温三次北伐,有一些建树,权力日益膨胀,身为都督中外诸军事、假黄钺,总督内外大权。桓温“既负其才力,久怀异志,欲先立功河朔,还受九锡”,最终为攫取皇权,乃废掉晋帝司马奕为海西公,拥立简文帝司马昱,以便独揽大权。